这个思路,将问题的层面从单纯的商业博弈,提升到了政策导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寻求更高层面的认可和支持,来对抗来自执行层面的阻力。
爷爷听了,虽然对“报告”具体是啥还不完全明白,但觉得儿子的话有道理:“对!找县长!让县长给咱们评理!”
周芳的担忧也稍稍缓解了一些,如果县里能支持,那底气就足多了。
家庭会议最终达成共识:委婉拒绝供销社的收购要约,同时加速推进向县里提交帮扶试点报告,争取更高层面的支持。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但也是一个充满魄力的决定。第二天,林国栋怀着忐忑但坚定的心情,去找了供销社胡主任。他没有直接硬邦邦地拒绝,而是采用了策略性的说辞。
他先是对供销社的“看重”表示感谢,然后话锋一转,面露难色地说:“胡主任,非常感谢您的厚爱。只是……郑县长前段时间调研时,对我们家茶叶的特色化发展有一些具体的指示,希望我们能在品质提升和带动周边方面做一些探索。我们正在准备相关的报告。您看,这获奖的茶,是不是先作为我们响应县长号召、坚持特色发展的一个样本?等县里有了明确的意见,我们再谈合作的事宜,可能更稳妥一些?”
这番话,既给了胡主任面子,又巧妙地将郑县长这面大旗抬了出来,暗示林家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县领导的视野,不是供销社可以随意拿捏的了。
胡主任显然没料到林国栋会搬出郑县长,脸色变了几变,眼神复杂地打量了林国栋一番,最终皮笑肉不笑地说:“哦?郑县长有指示?那当然要以县里的意见为准。呵呵,看来你们林家是找到大靠山了。行吧,那你们就先按县里的指示办。不过,我得提醒你,林科员,市场有市场的规律,光靠领导指示,饭还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话里带刺,但终究没再强求。第一次正面交锋,林家凭借智慧和借力,暂时顶住了压力。
送走胡主任,林国栋松了口气,但心情并未轻松。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必须尽快让县里的支持落到实处。
他立刻投入了报告的最后完善工作,结合评比获奖的经历,进一步强调了特色品质的价值和帮扶带动的可行性。报告完成后,他通过张副局长,正式递交给了郑县长。
报告递交上去后,又是新一轮的等待。这一次,等待变得更加焦灼。供销社那边的压力虽然暂时化解,但并未消失,像一把悬着的剑。林家需要县里的明确支持,来消除这份不确定性。
日子在期盼与不安中一天天过去。林家依旧照常制茶、卖茶,小范围内的口碑持续发酵,偶尔还有慕名而来的新客户。但“供销社”三个字,成了全家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周后,就在林国栋几乎要按捺不住,想去县府打听消息时,乡镇企业局的张副局长突然亲自来到了林家,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混合着兴奋和严肃的表情。
他没有寒暄,直接对林国栋说:“国栋,郑县长看了你们的报告,非常重视!已经做了批示!”
林国栋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张局长,县长怎么说?”
张副局长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县长原则上同意你们的试点思路!但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充满期待的林家人,语气变得格外凝重:
“县长认为,单独扶持你们一家的试点,意义有限,也容易授人以柄。他有一个新的、更大胆的想法……希望由你们家牵头,联合周边几家品质较好的茶农,尝试成立一个‘茶叶生产合作小组’,作为全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 县里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但具体怎么搞,没有任何先例,需要你们自己摸索!而且,这件事,恐怕会触动不少现有的利益格局,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由“家庭帮扶试点”升级为“牵头成立合作小组”,成为“全县改革试点”!
这个消息,比供销社的收购要约更让林家人震惊!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是被扶持对象,而是要成为探索者、先行者,甚至可能成为矛盾的焦点!
机遇前所未有,风险也陡然倍增!这条没人走过的路,林家敢不敢走?又能走多远?
喜欢重生茶香暖八岁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茶香暖八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