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了,这文章已经被转载了,好几个平台都有。”林岚滑动屏幕,“刚才外交部还打电话来问,说有外媒看到了,想了解情况。”
陈砚很快也知道了消息,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很凝重。
“现在怎么办?要是任由舆论发酵,不仅我们的项目会暴露,还可能引起恐慌。”马宏看着桌上的平板电脑,语气焦急,“要不要联系平台,把文章删掉?”
“不行,强行删除只会让大家更怀疑,反而会引发‘越描越黑’的效果。”陈砚摇了摇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我们得主动出击,用‘地质勘探’的名义辟谣,把事情压下去。”
他看向林岚:“你负责整理‘地质勘探’的资料,找一些普通的岩石样本照片、勘探设备图片,做成新闻通稿,发给主流媒体和平台,强调我们是‘常规地质研究’,采集站是‘监测山体滑坡的设备’,密封箱里装的是‘土壤样本和检测仪’。”
“那网友提到的‘加州山火预警’‘朝鲜导弹预测’怎么办?”李哲问,“文章里把这些都联系起来了,很容易让人怀疑。”
“就说那是‘学术研究成果’,基于气候模型和地缘政治分析,不是什么‘特殊能力’。”陈砚说,“张杰,你配合林岚,整理一份‘气候模型预测报告’的框架,不用太详细,只要能应付媒体和网友的质疑就行。”
“另外,加强安保措施。”马宏补充道,“从今天起,实验室和采集站增加巡逻人数,队员外出必须两人以上同行,不准单独接触陌生人,手机要定期检查,防止被监听或定位。”
会议结束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林岚和张杰忙着整理辟谣资料,李哲去检查实验室的监控设备,马宏则去安排安保巡逻——他还特意让人去王大爷家附近看看,怕记者找到王大爷,追问灵气循环图的事。
傍晚时分,主流媒体发布了“龙门山区地质勘探”的新闻通稿,配了普通岩石样本和勘探设备的照片,还引用了“地质专家”的采访(其实是总部的一位老研究员),解释“采集站的作用是监测山体滑坡和土壤湿度”。平台也对“深度调查局”的文章做了标注,提醒“内容未经证实,请注意甄别”。
舆论渐渐平息下来,评论区里的猜测少了些,但还是有网友质疑:“地质勘探用得着这么神秘吗?还在军事禁区附近。”“之前的预警那么准,肯定不止是学术研究。”
“能压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至少没引起大规模恐慌。”林岚看着后台数据,松了口气,“不过我发现,有几个境外IP一直在引导舆论,反复提‘特殊武器’‘非常规能量’,像是故意在制造话题。”
张杰皱了皱眉——境外势力关注他们,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加州山火预警后,就有境外媒体想联系他们,被外交部拦了下来。他担心,这次的记者跟踪,可能不只是自媒体的个人行为,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推动。
“不管背后是谁,我们都得更小心。”马宏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保密纪律”,“陈组长刚批的,从明天起,所有队员的私人手机都换成加密的,家里的网络也要检查,避免被监控。采集站那边,我安排了两个班的兵力,24小时巡逻,绝对不能再让记者靠近。”
张杰点了点头,看向窗外——夜幕已经降临,总部大楼的灯光亮了起来,像一座孤岛,在夜色中坚守着秘密。他知道,这次的舆论危机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灵气技术的发展,关注他们的人会越来越多,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但他们不能退缩,为了十年后的那场仗,为了守护这个时代的平静,他们必须守住这个秘密,继续往前走。
晚上,张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拿起手机,刷了刷“深度调查局”的账号,发现那篇文章还在,只是评论区已经被“地质勘探”的解释淹没了。他又想起白天在山里看到的黑影,想起那枚长焦镜头盖——记者肯定还没放弃,说不定还在盯着他们。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机甲核心,核心的淡蓝色微光透过布料,映在掌心。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不仅要研发灵气技术,还要保护好团队,保护好这个秘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多少质疑,他都要坚持下去,直到2028年,直到他们打赢那场仗。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