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的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昊身上,期待、紧张、好奇交织在一起,水榭内静得只剩下秋风拂过水面的细微声响。
林昊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先是一愣,他没想到房玄龄会在这个场合,问出如此直指核心、关乎身后名的问题。他看到李世民虽然表面镇定,但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收紧,目光深处也难掩一丝探寻;他看到长孙皇后温柔的注视中带着关切;他看到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靖等一众名臣,虽形态各异,但眼神中都流露出对“青史如何书写”的深切在意。
他心念电转,知道不能透露具体的历史细节和个人的最终结局,以免引发不可测的变数。但宏观的、带有一定传奇色彩和后世幽默感的评价,或许既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又能起到激励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于是,在短暂的沉默后,林昊脸上露出一丝带着追忆和趣味的笑容,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平和:
“房公此问,着实让小子有些意外。不过,既然问起,后世对大唐,对陛下,以及对诸公的评价,确实浩瀚如烟海。其中有些说法,颇为有趣,今日便与诸位分享一二。”
他首先看向李世民,目光中带着后世子孙对杰出先祖的崇敬:“陛下,在后世史家与百姓心中,华夏自始皇帝一统天下,至末代皇帝退位,两千余载帝制时代,能被称为‘千古一帝’者,凤毛麟角。然而,在众多评说中,有一个流传颇广的说法,叫做——‘一龙、二凤、三猪、四僧’。”
“一龙、二凤、三猪、四僧?” 李世民轻声重复,眉头微挑,显然被这奇特的说法吸引了。不仅是他,所有听众都竖起了耳朵,连小兕子都似乎停止了玩耍,好奇地望过来。
“正是。”林昊点头,开始解释,“这‘一龙’,指的是开创大一统格局的始皇帝嬴政,后世之人称之‘祖龙’,故位列第一。”
众人闻言,皆微微颔首,嬴政之功绩,确实当得此位。
“而这‘二凤’,”林昊目光再次落在李世民身上,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与敬意,“指的便是陛下您了。”
“朕?”李世民一怔,“为何是‘凤’?”
林昊笑道:“原因有二。其一,陛下在兄弟里排行第二,这‘二’字恰好对应。其二,亦是更重要的原因,陛下曾作《威凤赋》以明心志,自比凤凰,翱翔九天,志存高远。后世之人觉得此喻极为贴切,凤凰乃祥瑞神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正象征陛下之品格与功业,高洁辉煌。故尊称陛下为‘二凤’,位列千古一帝之二。”
“《威凤赋》……二凤……”李世民喃喃自语,随即抚掌大笑,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与自豪,“妙!妙极!‘二凤’,此称虽略显……亲昵,却深得朕心!哈哈哈!”他显然对这个充满传奇色彩又与他自身典故紧密结合的称号非常满意。长孙皇后也掩口轻笑,眼中满是柔情。
“那‘三猪’又是何人?”李泰忍不住插嘴,小胖子脸上满是好奇。
林昊接过话头:“这‘三猪’,指的便是汉武帝,刘彻。”
“啊?为何是猪?”程知节嗓门洪亮,直接问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只因汉武帝幼时,小名唤作‘彘儿’。”林昊解释道,“‘彘’者,古语即为‘猪’之意。后世之人便以此戏称,但绝无贬低汉武帝开疆拓土、赫赫武功之意,仅是取其小名趣称尔。武帝之功业,亦是彪炳史册。”
众人这才恍然,觉得这称呼虽略显不敬,倒也生动有趣,想起了汉武帝的种种事迹。
“至于这‘四僧’,”林昊继续道,“指的是数百年后,一位出身布衣,曾于皇觉寺出家为僧,最终开创又一强大王朝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因其早年这段僧侣经历,故被戏称为‘四僧’。”
一龙、二凤、三猪、四僧!这四个称号,将跨越千年的四位极具特色的帝王联系在了一起,形象生动,让人过耳不忘。李世民位列其中,与嬴政、刘彻并列,这本身就是无上的荣耀。
水榭内的气氛已经变得十分热烈,众人脸上都带着新奇的笑容。
但林昊的话还没完,他看着目光炯炯的李世民,又补充道:“此外,后世还有一个说法,在太宗陛下您之前,历代帝王所效仿、所追求的楷模,是汉文帝,以其仁德、节俭垂范后世。”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无比的肯定,“而在太宗陛下您之后,直至帝制终结,天下所有有志君王,心中所向往的标杆,所努力企及的目标,便是——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此言一出,如同黄钟大吕,震撼人心!李世民身躯一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之前“千古一帝”、“二凤”的称号更多是荣誉,而这句话,却明确了他作为“帝王典范”的至高地位!这是何等的肯定!
就连房玄龄、魏征等臣子,也感到与有荣焉,胸中豪情激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