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首页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醉枕江山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晚唐浮生 抗日:大将之路 镇北王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明虾亲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7章 吴研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我佛山人”外传:吴研人先生的幽默人生与笔底风云

第一章 雅号横空出——“我佛山人”不是佛山人?

光绪年间的广州街头,要是有人扯着嗓子喊“吴趼人”,大概率只有几个熟稔幕僚圈子的人会回头;可要是慢悠悠吐出“我佛山人”四个字,不管是书坊里的掌柜、茶楼里的茶客,还是穿长衫的穷秀才,保准都能凑过来接话:“哦!是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那位先生?”

这就有意思了——吴研人这辈子,跟“佛山”的直接交集其实少得可怜。他祖籍广东佛山南海县,可打小在广州城里长大,后来又揣着半箱书稿闯了上海,临死前都没怎么正经回“老家”住过。偏生他把“我佛山人”这个雅号捂得比自家存折还紧,写文章落款用它,跟朋友写信署它,连给报社投稿都得在笔名后面缀上“即我佛山人”五个小字,生怕别人把他跟“吴趼人”拆成两个人。

有人好奇追问:“先生您既不在佛山长住,为何偏要认这‘佛山人’的身份?”吴研人呷了口功夫茶,慢悠悠答:“你当我是图佛山的陶瓷好?非也。我这是借佛山的‘火气’——你看那佛山铁匠铺,打铁要烧红了铁,写文章也得烧红了心。我若不做‘佛山人’,怎敢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扒得底朝天?”

这话半真半假。早年他跟着父亲在广东各地当幕僚,见多了官场上的弯弯绕——有官员把“孝敬钱”装在茶叶罐里送上门,转头就说“这是家乡特产”;有县太爷断案,看原告穿绸缎就判原告赢,看被告穿粗布就说“你定是刁民”。这些糟心事堵在他心里,像吃了没洗的葡萄,不吐不快。可他本名“吴沃尧”,字“趼人”,“趼”是脚底老茧的意思,暗指自己“跑遍江湖,磨破脚底”,听着就带着股苦哈哈的劲儿,哪有“我佛山人”来得响亮?来得有股子“你敢做,我就敢说”的硬气?

更妙的是,这雅号还帮他躲过不少麻烦。清末文字狱虽没清初那么凶,但“妄议朝政”的罪名也不是闹着玩的。有次他在报上写了篇《论官场贪污之弊》,把某总督的小舅子贪赃枉法的事儿暗戳戳写了进去,那总督气得拍桌子:“查!是谁写的?”手下人查来查去,只查到“我佛山人”这个笔名,问遍佛山的乡绅、文人,都说“没听过这人”。总督没辙,只能骂句“定是哪个穷酸秀才瞎编”,这事就不了了之。后来吴研人跟朋友聊起这事,拍着大腿笑:“你看,多亏了‘我佛山人’这招牌,我这颗脑袋才没搬家!”

久而久之,“我佛山人”成了他的“第二身份”。有人给他送稿费,信封上写“吴趼人先生收”,他能搁在桌上三天不拆;可要是写“我佛山人先生收”,他立马拆开来数钱,还念叨:“还是这名字亲!”连他儿子小时候都问:“爹,人家都叫你‘我佛山人’,那我是不是‘小佛山人’?”他抱着儿子笑:“你呀,先把‘佛山’的‘火’学明白再说——做人得有火气,不能像面团似的任人捏。”

第二章 从“趼人”到作家——磨破的脚底,都成了写作素材

吴研人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折腾”。他二十出头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里没了进项,他只能揣着几封推荐信,从广州跑到上海讨生活。那时候的上海,是“十里洋场”,有穿西装的洋人,有开洋行的买办,也有像他这样揣着才华找饭吃的穷文人。

他一开始找的活计,是在洋行里当“账房先生”,说白了就是帮洋人算算账、写写中文信件。可他这人天生不是坐办公室的料——洋人让他写“这批货物质量上乘”,他偏要在后面加句“就是价格比隔壁洋行贵三成”;洋人让他催客户付款,他倒好,跟客户说“您要是实在没钱,缓几天也没事”。没干三个月,洋行老板就把他叫到跟前,皮笑肉不笑地说:“吴先生,您这性格,适合去写文章,不适合做账。”

丢了工作的吴研人,倒也不慌。他想起自己早年跟着父亲当幕僚时,跑遍了广东的府县,见过的人和事能装满一马车——有农民因为交不起地租,把自家耕牛卖了,转头就去庙里哭;有秀才为了中举,给主考官送了两箱银子,结果还是落榜;还有商人把假药材当真药材卖,害得病号差点丢了命。这些事儿,他都记在小本子上,如今没了活计,倒不如把这些事儿写出来,说不定还能换碗饭吃。

他先给上海的《字林沪报》投稿,笔名就用“趼人”。编辑看他的稿子,写的全是市井里的真事儿,语言又鲜活,不像别的文人那样掉书袋,立马就登了出来。读者看了,都觉得“这写的不就是我身边的事儿吗?”,纷纷写信给报社,让“趼人先生”多写点。

可“趼人”这笔名,总让他觉得缺点啥。有次他在茶馆里听人聊起“我佛山人”的文章,有人说“这先生定是个老学究,不然写不出这么透彻的话”,还有人说“说不定是个退隐的官员,不然怎么知道这么多官场秘闻”。吴研人听着,心里暗笑:“你们都猜错了,我就是个刚丢了工作的穷书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下定决心,把“我佛山人”当成主要笔名——不是为了装腔作势,而是觉得这个名字能让他“放开了写”,不用顾忌别人说“你一个小年轻,懂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书虫眼中的历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族 医道官途 魔道祖师 剑道独尊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十日终焉 玩家凶猛 惊山月 千山记 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男主 魅惑丫鬟重生,将军夜夜缠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武道凌天 我一道士,随身带只女魃很合理吧 圣上轻点罚,暗卫又哭了 神墓【第一部】 大周仙吏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经典收藏逍遥四公子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 绍宋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超时空史记 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 天唐锦绣 抗战之血肉丛林 边军悍卒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铁血虎贲战大明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初唐峥嵘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开局被捉奸,从小吏到权倾南北 
最近更新书虫眼中的历史 工科大明 帝王串串烧 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大唐:家父程咬金 玉佩求生之路 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 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 翰土惊尘 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 双生龙影 鬼才汪臧海 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 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 大明博弈 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 画启乾坤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