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首页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醉枕江山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无敌六皇子 寒门县令 大唐:小兕子的超时空幼儿园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大魏疯王 贞观大闲人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7章 关汉卿

上一章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曲圣外传:元杂剧界“第一接地气顶流”关汉卿的开挂人生

第一章 开局不按剧本:“曲圣”是怎么从市井里“炼”出来的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那会儿,全城最热闹的地界不是皇宫外的御街,也不是文人扎堆的书院,而是城南的勾栏瓦舍——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说书的唾沫横飞,杂耍的惊险刺激,而在这片烟火气里,正藏着未来元杂剧界的“天花板”、被后世尊为“曲圣”的关汉卿。

要搞懂“曲圣”这个雅号的含金量,得先颠覆一个认知:关汉卿可不是什么寒窗苦读的酸腐文人,而是个“扎在市井里的狠角色”。他的祖籍在山西解州,但打小跟着家人迁居大都,成长环境堪称“元版民间艺术大观园”。他家附近就是全城最火的“瓦子”(宋元时期的娱乐中心),小时候的关汉卿,不爱读四书五经,就爱扒着勾栏的栏杆听戏、听书、听江湖艺人唱小调。别的小孩还在背“之乎者也”,他已经能把说书先生的《三国》《水浒》背得滚瓜烂熟,连杂耍班子的吆喝声都学得惟妙惟肖。

关汉卿的父母一开始还想让他走科举之路,好歹混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可关汉卿偏偏“不务正业”,白天泡在瓦舍里看艺人表演,晚上就躲在屋里模仿着写唱词。有一次,父亲发现他把《论语》改成了通俗小调,气得拿起戒尺要打他,关汉卿却梗着脖子说:“那些圣贤书是给当官的看的,我写的曲子,是给老百姓听的!”气得父亲直跺脚,却也拗不过他的性子。

年轻时的关汉卿,活脱脱一个“大都文艺圈野生达人”。他不仅会写曲子,还会弹琵琶、吹笛子,甚至能亲自上台客串角色。勾栏里的艺人都喜欢这个“懂行又接地气”的年轻人,有什么新段子、新曲调,都愿意跟他分享。关汉卿也乐在其中,他从说书先生那里学来了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从民间歌手那里学来了通俗生动的语言风格,从江湖艺人那里学来了豪爽洒脱的性情——这些市井里的“养分”,后来都成了他创作的“宝藏”。

而“曲圣”这个雅号,最早可不是关汉卿自封的,而是勾栏里的艺人们“集体认证”的。那时候,关汉卿已经开始写杂剧剧本了,他写的剧本,语言通俗得就像街坊邻居聊天,情节却扣人心弦,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有一次,他写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在“玉京书会”首演,戏台底下挤得水泄不通,当窦娥喊出“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时,台下观众哭得稀里哗啦,散场后还在议论纷纷。有个老艺人竖起大拇指说:“关先生这曲子,写得入木三分,唱得人心头发颤,真是‘曲中圣人’啊!”“曲圣”这个名号,就这么在勾栏瓦舍里传开了。

不过,关汉卿的“圣”,跟传统文人的“圣”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传统的“圣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端着架子;而关汉卿的“曲圣”,讲究的是“接地气、说人话、抒真情”。他的曲子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晦涩的典故,全是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但大白话里藏着大智慧、真性情。比如他写《救风尘》里的赵盼儿,用“你道是金笼内鹦哥能念诗,这便是咱家的前程事”,既写出了妓女的无奈,又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写《望江亭》里的谭记儿,用“凭着我雾鬓云鬟,黛眉星眼,穿一套素衣纱衫”,活画出一个聪明勇敢的女性形象。

年轻时的关汉卿,还是个“社交牛症患者”,他的朋友圈堪称“元曲界豪华天团”。跟他来往最密切的,有“元曲四大家”里的马致远、白朴,还有散曲名家王和卿。这伙人经常聚在酒馆里,一边喝酒一边聊剧本、对曲子,聊到兴起,还会当场弹唱起来。有一次,王和卿跟关汉卿打赌,说谁能写出最接地气的曲子,谁就赢一壶好酒。王和卿写了首《咏大蝴蝶》,用“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形容蝴蝶之大,关汉卿则写了首《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开篇就喊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把自己不服老、爱自由、喜热闹的性情写得淋漓尽致。众人一听,纷纷叫好,连王和卿都认输:“关大哥这曲子,既通俗又霸气,‘曲圣’之名,名不虚传!”

这一时期的关汉卿,日子过得十分潇洒。他不用为生计发愁(写剧本、帮艺人排戏能赚不少钱),不用受官场束缚(他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宁愿做个“市井文人”),每天要么泡在勾栏里观察生活、寻找灵感,要么和朋友们饮酒作乐、切磋技艺。他的“曲圣”雅号,在大都的文艺圈里越来越响,甚至连宫里的太监都偷偷派人来索要他的剧本,想在宫里排演。但关汉卿对此毫不在意,他在乎的,是老百姓喜不喜欢他的戏,是自己的曲子能不能唱出百姓的心声。

可以说,关汉卿的青年时代,是“曲圣”雅号的“奠基期”。他没有走传统文人的老路,而是在市井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他没有追求虚无缥缈的功名,而是用笔墨书写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时候的“曲圣”,还带着点江湖气、烟火气,像一个才华横溢又洒脱不羁的“市井圣人”——而正是这份独特的气质,让他后来的创作,既能直击人心,又能流传千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书虫眼中的历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族 医道官途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十日终焉 玩家凶猛 权力巅峰:从基层公务员开始 快穿之拯救黑化boss男主 故事在民间 聚宝仙盆 晚唐浮生 武道凌天 我一道士,随身带只女魃很合理吧 揉碎温柔 诸天尽头 青云仕途 一剑独尊 神墓【第一部】 死亡十万次,我在诡异世界封神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宰执天下 
经典收藏逍遥四公子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 天唐锦绣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大乾边关一小卒 边军悍卒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铁血虎贲战大明 我家床底通大明 万历小捕快 夺宋:水浒也称王 最强罗成之横扫天下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红楼:旁支小辈,陌路求生 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最近更新书虫眼中的历史 帝王串串烧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 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 儒心弈世 梦主:从拾荒开始 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 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 九鼎圣王 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 我当皇帝那些事儿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帝业从捡垃圾开始 再造山河三十年 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 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 外卖侠闯大周 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