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是请罪,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尖锐起来:“然,北狄此次入侵,时机、路线、兵力调配,无不精准狠辣,直击我要害!若说其中没有内应,老臣实难相信!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坐拥重兵,肩负守土之责,却让北狄如此轻易连破边镇,其责难逃!老臣甚至怀疑,其是否与北狄……”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那暗示已经足够恶毒。在边关惨败的背景下,这种对主将的怀疑,极易引起共鸣和恐慌。
“秦嵩!你血口喷人!”兵部侍郎张衍再也忍不住,勃然出列,指着秦嵩怒吼,“王将军忠心为国,此刻正在前线浴血奋战!你身为宰辅,不思退敌之策,反而在此构陷忠良,你是何居心!”
“张侍郎!”秦嵩猛地转头,目光冰冷地看向张衍,“边关将士正在流血牺牲,本相心中之痛,岂是你能体会?本相只是据实推测,以防万一!难道要等到京城兵临城下,才来追究失职之罪吗?!”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主战、主守、追究责任、怀疑内奸……各种声音混杂,乱成一锅粥。而秦嵩一党的官员,则趁机纷纷附和,将矛头指向王忠嗣和朝中一些反对秦嵩的将领,要求皇帝收回兵权,由中枢(实则是秦嵩)统一指挥。
皇帝看着下方争吵不休的群臣,又看看手中那份染血的军报,眉头紧锁,疲惫与怒火交织。外敌入侵,内部却还在争权夺利,互相攻讦!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上殿,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
皇帝脸色微变,沉吟片刻,挥了挥手:“今日暂且退朝!兵部、户部、中书省主要官员,即刻到政事堂议事!边关军情,一刻也不得延误!”
退朝的钟声敲响,百官怀着各异的心情,心思沉重地退出紫宸殿。
秦嵩走在最前面,嘴角在那无人看见的角度,勾起一丝冰冷而隐秘的笑意。烽火已起,混乱已生,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最佳时机!
而与此同时,清微观内,苏逸也收到了朝会混乱退场、皇帝召集重臣议事的消息。
他站在院中,仰头看着北方天空,虽然隔着重重宫墙与千里之遥,但他仿佛能闻到那来自边关的血与火的气息,能听到那金戈铁马的轰鸣与将士殉国的悲歌。
“烽火已燃……”他低声自语,袖中的手缓缓握紧,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那么,就在这烽火之中,做个了断吧!”
风暴,已不再是前夜。它裹挟着边关的血雨腥风,正式降临这座帝国的都城。最终的对决,被这突如其来的战火,推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喜欢山河劫之青云志请大家收藏:(m.zjsw.org)山河劫之青云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